佛塔(浮屠)雕塑
佛塔又名浮屠,屬于周邊產品,其雕塑像可采用石材雕刻、銅料鑄造、玻璃鋼彩繪等材質工藝進行制作?,F為您呈現29張佛塔(浮屠)高清圖片,如果您也要選購佛塔(浮屠)雕塑,歡迎聯系我們,支持按圖定制。質優(yōu)價廉,誠信可靠。
造佛塔勝報緣起
有一次,佛告訴阿難:“我現在在大眾當中,簡要說明造塔所得的功德,你要一心專注聆聽、善加思惟。
鎏金舍利塔銅佛塔(圖片大小:33.19KB | 圖片尺寸:500*828px)
假使,有像四天下所有草木叢林這么多的人,每一個人都發(fā)心修行、成道證果,或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緣覺果。
佛塔(圖片大?。?6.84KB | 圖片尺寸:500*667px)
這時,有長者以清凈心長時間供養(yǎng)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使圣者們盡其一生都沒有匱乏,在圣者滅度后,又一一為他們建寺起塔,以繒蓋、幢幡莊嚴塔寺,以香、華、燈、涂做種種供養(yǎng)。阿難!這位長者所得的福報多嗎?”阿難尊者回答:“世尊!這位長者獲福甚多。”
寺廟大型佛塔古建筑(圖片大?。?0KB | 圖片尺寸:500*667px)
佛陀接著開示:“阿難!這位長者所獲的福報雖多,尚不如有人于佛入滅后,以恭敬、渴仰心,求佛舍利并造塔供養(yǎng)。即使舍利如芥子般微小,塔身僅如庵摩果般大,塔上安置猶如棗葉一般大的相輪,塔中供奉如麥粒般大的佛像,此人隨其所能,以香、燈盡心供養(yǎng)此佛塔。
漢白玉石雕舍利塔佛塔(圖片大小:61.25KB | 圖片尺寸:500*667px)
阿難!以長者所修的福報善行,也比不上造佛塔、供養(yǎng)佛舍利的功德。比如將造佛塔所得的福報,分為百分,長者獲福不及造佛塔功德的百分之一,亦不及千萬億分之一,乃至用任何算數、譬喻也無法說明。
金色銅佛塔(圖片大?。?58.18KB | 圖片尺寸:500*645px)
阿難!當知如來于塵沙劫那么長遠的時間里,不斷地薰修戒定慧諸法,成就戒分、定分、慧分、解脫分、解脫知見分之五分法身功德;乃至修四無量心、六波羅蜜、種種自利利他的難行、苦行,具足不可思議的神通愿力,無論世間或出世間,沒有人能夠超越佛陀。為什么?因為唯有佛陀成就無量無邊的真實智慧。
泰式佛塔石雕(圖片大小:164.14KB | 圖片尺寸:500*729px)
阿難!一切如來在往昔因地修行時,了達眾生自性本來清凈,只是被客塵煩惱所覆蓋;即使如此,本具的清凈自性,是不會被染污的。所以如來出現于世,為眾生廣說微妙法門,使眾生能夠盡除一切垢染、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古代佛塔(圖片大?。?30.58KB | 圖片尺寸:500*748px)
典故摘自:《菩薩本生鬘論·卷第四·造塔勝報緣起》
純銅佛塔(圖片大?。?62.45KB | 圖片尺寸:500*758px)
省思:
銅雕佛塔(圖片大小:515.73KB | 圖片尺寸:700*1011px)
在《大寶積經》中,佛告迦葉尊者:“我為教化初始發(fā)心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以神通力留此舍利,令供養(yǎng)者受人天樂、為未來因乃至涅槃?!狈鹑肽鶚剷r,為濟眾生令得福故,以三昧力碎金身而為舍利。吾人若能以至誠、恭敬心造塔供養(yǎng)佛舍利,進而如法修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最終必能契入菩提涅槃。如此,方不負世尊悲愿碎金體,化導眾生的恩德!
大型佛塔,寺廟景區(qū)石雕古建(圖片大?。?2.73KB | 圖片尺寸:750*750px)
中國的佛塔有幾種類型
1、樓閣式塔:在中國古塔中的歷史最悠久、體形最高大、保存數量最多,是漢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樣式。這種塔的每層間距比較大,一眼望去就象一座高層的樓閣。
古建佛塔,曲陽專業(yè)佛像廠定制加工(圖片大?。?4.48KB | 圖片尺寸:600*753px)
2、密檐式塔:在中國古塔中的數量和地位僅次于樓閣式塔,形體一般也比較高大,它是由樓閣式的木塔向磚石結構發(fā)展時而演變來的。這種塔的第一層很高大,而第一層以上各層之間的距離則特別短,各層的塔檐緊密重疊著。塔身的內部一般是空筒式的,不能登臨眺覽。
古代佛塔椽檐細節(jié)(圖片大?。?2.42KB | 圖片尺寸:800*478px)
3、亭閣式塔:是印度的覆缽式塔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亭閣建筑相結合的一種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歷史。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亭子,都是單層的,有的在頂上還加建一個小閣。在塔身的內部一般設立佛龕,安置佛像。
大理石小型石刻佛塔(圖片大小:85.83KB | 圖片尺寸:768*1024px)
4、覆缽式塔:是印度古老的傳統(tǒng)佛塔形制,在中國很早就開始建造了,主要流行于元代以后。它的塔身部分是一個平面圓形的覆缽體,上面安置著高大的塔剎,下面有須彌座承托著。這種塔由于被西藏的藏傳佛教使用較多,所以又被人們稱作“喇嘛塔”。又因為它的形狀很像一個瓶子,還被人們俗稱為“寶瓶式塔”。
中國寺廟佛塔景觀(圖片大小:87.54KB | 圖片尺寸:800*533px)
5、金剛寶座式塔:這種名稱是針對它的自身組合情況而言的,而具體形制則是多樣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下面有一個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塔,位于中間的一塔比較高大,而位于四角的四塔相對比較矮小。
漢白玉石雕舍利塔佛塔(圖片大?。?1.81KB | 圖片尺寸:750*750px)
6、過街塔和塔門:過街塔是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下有門洞可以使車馬行人通過;塔門就是把塔的下部修成門洞的形式,一般只容行人經過,不行車馬。這兩種塔都是在元朝開始出現的,所以門洞上所建的塔一般都是覆缽式的,有的是一塔,有的則是三塔并列或五塔并列式。門洞上的塔就是佛祖的象征,那么凡是從塔下門洞經過的人,就算是向佛進行了一次頂禮膜拜。
簡約佛塔,寺廟石雕建筑(圖片大?。?07.02KB | 圖片尺寸:640*853px)
在中國古代還有不少并不常見的古塔形制,如在亭閣式塔頂上分建九座小塔的九頂塔;類似于漢民族傳統(tǒng)門闕建筑形式的闕式塔;形似圓筒狀的圓筒塔;還有一種藏傳佛教寺院中流行的高臺式列塔,即在一座長方形的高臺之上建有五座或八座大小相等的覆缽式塔。
寺廟石塔佛塔(圖片大?。?13.62KB | 圖片尺寸:711*711px)
塔的歷史典故
佛塔,梵文譯名是窣堵婆(STUPA),略譯作塔婆、浮圖、佛塔等,意譯為高顯處、功德聚、圓冢、塔廟等,是“頂”、“土堆”的意思。
石雕佛塔(圖片大?。?14.37KB | 圖片尺寸:768*1024px)
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筑物,后來涵義則擴充至紀念佛陀生處、成道處等圣跡,或安置佛菩薩圣像、高僧遺骨等作為禮拜、建筑之用的建筑物。
中國古建佛塔舍利塔(圖片大?。?20.64KB | 圖片尺寸:567*756px)
佛塔的起源,可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以前。佛典如《四分律》、《五分律》等都曾提及地下有迦葉佛古塔之事;而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舍衛(wèi)國的給孤獨長者,也曾經供養(yǎng)佛的發(fā)塔、爪塔。在佛陀涅槃后,弟子們因為緬懷、紀念,而將舍利建塔供養(yǎng)。《十誦律》說:“爾時閻浮提中,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佛初般涅槃后起十塔,自是以后起無量塔?!?
小型寺廟佛塔,舍利塔石雕(圖片大?。?24.49KB | 圖片尺寸:700*700px)
經典中記載,佛陀入滅后火化的舍利,當時有八個國家皆欲爭取而生紛爭,后來以分為八分,平分而作結。八國后來即將分得的舍利,個別建塔禮敬供養(yǎng)。
青石仿古佛塔(圖片大?。?27.93KB | 圖片尺寸:800*800px)
在阿育王時代,信奉三寶的阿育王又把佛之舍利安奉于許多新建的塔內。據稱阿育王得到了“非人”的協(xié)助,一夜之間在許多地點建成了共八萬四千座塔。阿育王信仰與護持佛教,使得造精舍、建舍利塔,成為一時風尚。
佛塔古建筑(圖片大?。?28.23KB | 圖片尺寸:500*750px)
八善逝塔
八善逝塔是將佛陀涅槃后所留下的舍利子、圣骨等,分葬于佛陀生處、成道處、轉法輪處、涅槃處等一生八種事跡之所,并于所在之地分別造塔,以為紀念佛陀一生行誼,供人禮拜圍繞瞻仰。其個別意義如下:
中國古建佛塔,大理石石雕寺廟建筑(圖片大?。?35.05KB | 圖片尺寸:750*997px)
聚蓮塔(蓮聚塔)──紀念佛陀降生人世時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地下便生出蓮花的殊勝經過。
漢白玉石雕古建,寺廟佛塔(圖片大?。?59.14KB | 圖片尺寸:600*1024px)
菩提塔──紀念佛陀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而建。
中國佛塔石雕,精美寺廟仿古建筑(圖片大小:183.44KB | 圖片尺寸:800*1200px)
法輪塔──紀念佛陀在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向五比丘宣講四諦法義;這是傳法吉祥的象征,故又名吉祥塔,亦稱四諦塔。
曲陽佛塔定制廠家漢白玉佛塔石雕(圖片大小:192.83KB | 圖片尺寸:1300*1600px)
神變塔──紀念佛陀顯現神變調伏外道而建。釋迦牟尼成佛之后,有外道六師施出各種手段向他進攻,本師便示現各種神通,降伏了外道的攻擊,令其折服皈依。天降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升兜率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后,重返人間而建,亦稱降凡塔。
漢白玉仿古舍利塔寺廟佛塔(圖片大?。?01.01KB | 圖片尺寸:768*951px)
和合塔──佛陀在世時,曾有弟子另立宗派,導致僧團分裂,本師便親到王舍城竹林精舍開示,令僧團重新團結一致。此塔是為紀念該事跡而建,又名和解塔、和平塔。
寺廟佛塔漢白玉石雕舍利塔(圖片大小:259.92KB | 圖片尺寸:486*576px)
勝利塔──紀念佛陀證達自主生死之境界而建;或曰紀念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降伏魔軍。
漢白玉佛塔石雕,樣式尺寸可定制(圖片大?。?87.24KB | 圖片尺寸:759*1024px)
涅槃塔──紀念佛陀肉身示滅涅槃。
在后世,這套八座佛塔之風格,被套用于很多佛塔建筑上,有單一出現的,也有八座同時修建的。而其相關典故,則可見于《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即于本座復入師子奮迅三昧,現大神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爾時如來于胸臆間及諸毛孔,放大光明:名諸菩薩游戲神通,使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光明色如閻浮檀金,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余他界。此光中影現如來不可思議八大寶塔:
拘娑羅國凈飯王宮生處寶塔、摩伽陀國伽耶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波羅奈國鹿野園中初轉法輪度人寶塔、舍衛(wèi)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月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安達羅國曲女城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眾從三十三天現三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阇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毗舍離國庵羅衛(wèi)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拘尸那國跋提河邊娑羅林中圓寂寶塔。
如是八塔,大圣化儀,人天有情所歸依處,供養(yǎng)恭敬,為成佛因。如是音聲及諸塔影,而于三世難思議事,悉皆影現大光明中。一切眾生,遇此光明,見彼瑞相,皆發(fā)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世尊八寶塔,諸天龍神常供養(yǎng),金剛密跡四天王,晝夜護持恒不離。若造八塔而供養(yǎng),現身福壽自延長,增長智慧眾所尊,世出世愿皆圓滿。若人禮拜及心念,如是八塔不思議,二人獲福等無差,速證無上菩提道。
塔的形制與意涵
佛經有云:本師釋迦牟尼親自向阿難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規(guī)格,并以袈裟疊為四層正方,上置覆缽及錫杖以示。
藏傳、南傳、古印度及日本的佛塔,大致都依佛示規(guī)格、比例及表義而制建,既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地、水、火、風及空五大元素)。在佛塔中則安奉圣者舍利、經書及各種吉祥物品,以令繞塔及頂禮者積集功德。
塔能夠體現佛的法身,因為它既藏著佛陀生身舍利,又藏佛陀法身舍利(經卷),也與佛像、佛經有相同的地位。佛塔代表佛陀的圣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個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
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層基臺則代表十善業(yè)、三階代表三寶、獅座代表法住于世、蓮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無量心;整個佛塔則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內的六十名數。
佛塔的形狀具有重大的意義,從佛塔的底部到頂部,把整個菩提道表現出來,包括基(世俗和勝義二諦)、道(方便和智慧)和果(成就佛清凈的圣身及圣心)。
寺院里??梢姷剿慕ㄖ?,而造塔的原因也很多,并不一定是為了收納敬奉舍利。《長阿含經》云:“于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國行人皆見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饒益。”說明了造塔,是為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誨的另一層意義。
《法苑珠林》內則提及:“安塔有其三意:一、表人勝;二、令他信;三、為報恩。若是凡夫比丘有德望者,亦得起塔?!薄氨砣藙佟笔潜頁P德高望重的人;“令他信”是為了要使人見塔生起信念;“為報恩”則是要報答佛、師等恩德。
《無垢光所問經》云:即使是夢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聽到佛塔上的鈴聲,甚至鳥兒、蒼蠅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惡業(yè)、煩惱障和所知障,包括五無間罪等,都得以凈除。這些有情將永遠受到諸佛的護佑。諸佛如來會留心引導他們,證得徹底清凈的佛果,令他們住于不退轉的境界。
佛在經中解釋:為亡者建造佛塔特別有利益,能夠令亡者立即超拔惡趣(地獄、餓鬼或畜生道),轉生善趣,有機會值遇佛法。建造佛塔也有助于治愈重病患者,而且毫無疑問,這將累積無量的功德,并帶來成功與安樂。
觀想佛、塔及其他強力的圣境,具有療愈力。光是見到圣境,就具有強大的力量裨益內心,帶來大凈障。因此,也可以把佛塔或佛像,當做禪修的對境。